实战检验强基础 精细指导筑防线
——陕西局监察执法一处开展矿山救护队专项检查侧记
浏览次数:次
发布日期:2025-09-01 11:24:20
来源:中国煤炭报
分享到:

本报记者 肖来朋 通讯员 冀浩楠 日前,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监察执法一处以突击检查、实战演练、精细指导为抓手,对辖区煤矿救护队进行专项检查,进一步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处置能力,筑牢矿山应急救援防线。
“训练必须跟着风险走”
“巷道顶部出现‘冒顶征兆’,请立即启动临时支护方案!”日前,在榆林市横山区某煤矿救护队演练现场,监察执法一处监察员突然增设险情,检验该矿救护队员应急处置能力。
为有效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,该处开展专项检查,找出短板弱项,打破按剧本演练惯例,要求各矿山救护队结合实际,开展煤尘爆炸、透水、火灾等实战化训练。
在神木市,监察执法一处监察员对照当地煤矿突出安全风险,重点检查发生顶板事故、运输事故时救护队员现场救援情况;围绕容易自燃煤层工作面发火情景,检验救护队员高温环境下防护装备使用和灭火装备操作熟练度,进一步检验并提升煤矿应急处突能力。
“筑牢矿山应急安全防线,靠的都是练出来的底气。训练必须跟着风险走,才能在真出事时不慌神、打得赢。”监察执法一处负责人张乾春说。
开展救援装备隐患排查
“氧气呼吸器压力不足18兆帕,必须立即更换!”在神木市某煤矿救护队,监察执法一处监察员逐项排查应急救援装备。
小到急救包内药品的有效期,大到担架、救生索的承载强度,他们都做到一丝不苟、全面“体检”,并全部建立问题台账,督促煤矿迅速整改,夯实应急处突物资基础。
针对部分队伍存在的“重配备、轻维护”现象,该处明确要求各煤矿对救援装备实行“双人双检”制度,每日早班必须完成压力测试、通电调试等12项基础检查,确保所有装备始终处于“3分钟内可带走”的临战状态。
“装备不是摆设,必须时刻处于有效状态。我们坚持实行装备性能每日自检、每周全检、每月实战测试的闭环管理机制,确保装备在关键时候能用得上。”神木市一煤矿救护队负责人说。
指导提升集结响应速度
“现在模拟井下2102综采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,立即集结!”近日凌晨2时,神木市某煤矿开展了一场突击救援演练。
从接警到全员携带装备上车,该矿救护队用时13分钟。虽然时长达标,但监察执法一处仍提出“装备装载顺序可优化”的建议,指导该矿救护队进一步提升实战集结响应速度。
在此次专项检查中,该处将“应急响应速度”作为硬指标,不仅核查救护队值班记录,而且开展无预警、无脚本演练,推动救护队进一步细化“接警—集结—出发”流程,为实战救援争取宝贵时间。其中,神木市一国有煤矿救护队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24小时备勤机制,将平均响应时间压缩到10分钟内,成为此次检查中的标杆。
截至目前,监察执法一处已对辖区20余处煤矿开展了矿山救护队专项检查。下一步,该处将针对发现的接警记录不规范、救援装备维护不到位等共性问题、突出问题,持续完善“督查—整改—回头看”闭环监督机制,推动辖区矿山救护队实现从“能救援”向“善救援、快救援”转变,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水平。
(中国煤炭报2025年8月30日第3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