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“百日安全”行动开展以来,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瞄准安全生产“靶心”,守牢安全生产红线,扎实开展“人人讲安全、全员抓落实、履责控风险、奋力保安全”百日安全行动,以思想引领为先导、以隐患排查为抓手、以科技赋能为支撑,多点发力狠抓安全管理,层层压实安全责任,全力以赴打好全年安全“收官战”。
以身边事敲醒“安全钟”
“2012年5月13日,班长安排我更换煤泥管道,我没检查之前的固定点是否牢靠,就直接割断管子,结果原有管道支撑点脱落,砸在我右脚上,工鞋瞬间被鲜血染红……”11月11日,在一号煤矿选煤厂压滤车间,职工蒋百灵在事故发生现场,向大家讲述事故发生的原因。
为促使全矿职工从思想根源上重视安全生产,一号煤矿创新安全宣教形式,以身边人“讲述身边事、说说心里话、讲讲安全事”为切入点,围绕亲身经历过的“危险镜头”或亲身经历的违章,讲述违章对自己造成的伤害,让职工在共情中深刻认识到“安全无小事”,自觉绷紧安全弦,规范作业行为。
为了让安全警示深入职工灵魂深处,该矿领导班子成员主动下沉一线,深入包保区队参加班前会,全程检查事故案例学习开展情况。在班前会上,领导干部引导职工将自己“代入”典型事故案例,围绕“假如我在现场,该如何处理”“遇到同样问题,我会不会犯同样错误”等问题展开讨论,共同梳理防范零敲碎打事故的具体举措,通过“互动式”交流,使班前会成为安全生产的“动员会”、安全教育的“大讲堂”、风险预警的“警钟台”,让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、深入人心。
以严细实织密“安全网”
确保安全生产,既是政治红线,也是全年安全工作圆满收官的底线。
一号煤矿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,严格落实“矿领导+部门负责人+驻矿盯守人员+安全监管人员”四位一体安全包保机制,将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、每个环节。该矿加大巡检力度,动态开展“零点行动”,重点检查全系统、各环节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;同时要求岗位人员在作业前、作业中主动排查身边隐患,建立“查全、查准、查实”的监督检查台账,实行清单化管理、闭环式整改,确保隐患“早发现、早处置”。
事故隐患排查治理,关键在“查”,重点在“治”,根本在“防”。该矿把“防”摆在第一位,在“防”上下功夫,该矿发挥科技力量,常态化应用AI+NOSA智能风险管控系统、智能风险综合一体化防控平台,通过高速算力设备搭建批量算法模型,系统可瞬间识别人员“三违”行为、不按标准作业等问题;同时接入监测、定位、双预控、自动化等智能化子系统,形成“感知—评估—预警—处置”全链条智能防控能力,实现对矿井全要素风险的精准管控,增强安全保障能力。
以练促战夯实“硬本领”
“报告调度室!1015回风顺槽皮带机头运输机司机作业时,听到工作面有闷响且发现浓烟排出,疑似发生瓦斯(油气型)爆炸事故,请求紧急救援!”
“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,通知应急救援队伍火速支援!”10月31日,随着演练人员的紧急汇报与调度指挥中心的快速响应,一场瓦斯(油气型)爆炸事故撤人演练正式拉开序幕。
为提升职工应急处置能力,该矿聚焦“规范操作、应急处置”两大核心,采用“实战化演练+常态化培训”模式,着力锻造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”的应急先锋队。
在演练组织上,该矿坚持“练为战、不为看”,推行“重练轻演、以练促战”机制,定期开展瓦斯爆炸、大面积停电、医疗救护、反风、地面火灾等场景演练,通过“模拟真实场景、还原事故流程”,让抢险队伍在实战中熟悉处置流程、提升协作效率,强化职工“自救、互救、脱险”的实战技能。 在基础技能训练中,自救器盲戴训练是重点科目。该矿通过反复练习动作衔接、优化操作步骤,帮助职工形成“肌肉记忆”,确保盲戴时间控制在30秒内;同时随机抽查职工对避灾路线的掌握情况,确保全员熟知避险设施位置。通过“每班随机抽检、人人参与过关”的方式,做到人人参与、人人掌握、人人过关,让每一位职工都能“懂风险、会防范、能处置”,全面增强矿井防灾减灾能力。(倪小红 赵越)
关闭




